还原魔方第三层方法如下:找出一个尚未正确定出方位的中层边缘方块(即某个应属于中层边缘位置的方块)。这就是即需方块。如果这个即需方块的位置正确,但方向不对,请参照3D办理。3B:如果即需方块不在底平面上,请做以下一组转动。依一定方向正确持握魔方,使即需方块处于前右部位。
5、三阶魔方还原口诀三阶魔方还原口诀三阶魔方还原口诀,魔方是一种益智类玩具,为了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很多家长都会培养孩子在闲暇时间玩魔方的习惯,而三阶魔方是最基础的一种,只要将口诀记熟,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具体来看一下三阶魔方还原口诀。三阶魔方还原口诀1魔方口诀表:上右上右逆左顺;上左顺下逆下;上左下左上左左下左左;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下右。
通过相应的口诀,逐步推算就可以将魔方复原,这个口诀可以保证已经拍好的色块不变化位置,所以可以先选择拼一面,然后以那个面为下面再进行推算。以前两条口诀调整顶点的四个色块的位置,以第三条调整顶点色块的角度,以第四条调整在棱上的色块。第一句:上右上右逆左顺,这一句是交换上面相邻的两顶点处的色块。第二句:上左顺下逆下,这一句是交换上面对角两顶点的色块。
6、三阶魔方口诀三阶魔方“层先法”还原,分为以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对顶层十字,还原顶层棱块。第二阶段:还原顶层角块。第三阶段:还原中层棱块。第四阶段:对底层十字,还原底层棱块。第五阶段:翻转底层角块,对齐底层颜色。(为便于理解,此处将魔方翻转过来。)第六阶段:调整底层角块位置,还原完成。扩展资料:辛马斯特标记(Singmasternotation),是一种魔方转动的记录方法,由英国原伦敦南岸大学数学教授大卫·辛马斯特(DavidBreyerSingmaster)于1978年12月发明。
7、魔方的介绍魔方,RubiksCube又叫魔术方块,也称鲁比克方块。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当初他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块可以随意转动而不散开,不仅是个机械难题,这牵涉到木制的轴心,座和榫头等。直到魔方在手时,他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才发现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竟是个有趣而且困难的问题。
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人们发现这个小方块组成的玩意实在是奥妙无穷。魔方系由富于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体。核心是一个轴,并由26个小正方体组成。包括中心方块6个,固定不动,只一面有颜色。边角方块8个(3面有色)(角块)可转动。边缘方块12个(2面有色)(棱块)亦可转动。玩具在出售时,小立方体的排列使大立方体的每一面都具有相同的颜色。
8、求九阶五魔方教程五魔方还原教程爱魔方_魔方专卖/20091231五魔方还原图解教程图1复原第一层:同三阶魔方一样,先逐个复原5个棱块,再逐个复原5个角块,次序不论。复原第一层角块的例子如下:(以下各图的颜色只为说明有关公式,与整个魔方的配色不一定协调。)第二、三层共5+10个棱块,复原法同三阶魔方第二层棱块复原法之一,即套用公式URU’R’U’F’UF和U’L’ULUFU’F’,除非某棱块可以直接转到位且色向也正确,同时别的块的变动无所谓。
复原第三层棱块时,为了避免破坏附近已复原的第三层棱块,可以如图4例子进行,即临时上移一下再做图3公式,最后移下来即可:注意,在调动一个棱块(例如图3的天蓝-绿和天蓝-蓝棱块,图4的绿-天蓝和绿-蓝棱块)到图3或图4所示的做公式前的位置的过程中,要及时恢复本已复原的别的棱块,以免不必要的返工。调整第三层偏下角块:这种角块共5个,先调动它们位置正确,色向暂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