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魔术是把一根绳子在脖子里绕几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一)老师变魔术,幼儿园小班绳子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篇1目标:1、幼儿记忆火警号码119,认识安全标示。2、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准备:安全标示图片。重点:幼儿记住火警号码119。安全温馨提示:演练时注意安全。过程:一、导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火,它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时火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烧毁人类的财富,夺去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难以挽回和弥补的损失。例如: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火灾发生,因此我们要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绳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小班绳子教案1教材分析:绳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绳子的可塑性大,是幼儿非常喜爱的玩具,利用玩绳子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易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谁能教我一个魔术我可以啊!是扑克牌魔术!道具:一副扑克牌准备:不需要演示:(跟我的步骤做就对了)1.扑克牌面向自己摊开,首先从里面随便抽出一张牌。2.再抽出一张A,重沓在这张牌前面。3.再从整副牌的最后面随便加上2张牌。重沓在A的前面。4.将这四张牌背朝上,放在桌上。5.重复以上的动作3次,桌上就有4沓牌(每一沓的第二张都是A)。剩下的牌扔一边去。
拿起左边第一沓牌,翻开第一张7.再用左手将下面的2张牌也翻开,第二张A不动。8.重复67动作3遍。9.将第一沓牌盖在第二沓牌上,第三沓盖在第四沓上。10.请观众在这两幅牌中选一副。11.将他选的牌翻过来。12.双手各拿起一副牌。左一张右一张发牌发完。13.请你切牌(也叫倒牌,不是洗牌,是切牌)14.从左往右发牌,发四分。
4、幼儿园科学各种绳子比长短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活动过程: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一)老师变魔术。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5、一个魔术是把一根绳子在脖子里绕几圈,最后一拉,绳子就从脖子里出来了...你说的那条绳子是不是绑成一个圈的,如果是的话,那我告诉你怎么变。不过用说的你可能不懂。其实很简单,把绳子放在脖子后面,两只手的大拇指勾住绳子的两端,装作要用力向前扯的样子,同时,随便用哪只手的食指勾住另一只手勾住的绳子,用力向两边扯,就OK了。
6、图形变魔术大班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图形变魔术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图形变魔术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对各种图形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2、鼓励幼儿能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大胆创作。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1、“图形王国”画展的场景布置(夹子、绳子、及“图形王国”大字)2、投影仪,录音机及背景音乐3、各种剪好的图形(卡纸)、彩笔、画纸和胶水人手一份、抹布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1、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进入活动场地。2、手形游戏导入课题,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7、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你有了解过反思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篇1星期五上午的数学活动学习《等分》,我让孩子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我请小朋友来分,同时请他向大家验证分出的两根绳子是否一样长,老师点评。通过这个方法,小朋友了解了什么是二等分,如何来验证,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我还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形纸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