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三、四:对齐最右边的折线,效果。公众号:折纸网第三步:图一、二:如图,右手指压住,左手指戳开(一个格子)。图三、四:效果。特别提醒:待会绿色的纸张也会折到此处、只是有几个步骤有点不一样。公众号:折纸网第四步:图一:上图旋转至如图样子,手指处,沿折痕折。图二:类似第三步,一手压、一手掀开。图三、四:效果。公众号:折纸网第五步:图一:上图翻面,把小三角折一下。
4、一折出来很震惊人但又很简单的折纸莫比乌斯带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制作方法:拿一张白的长纸条,把一面涂成黑色,然后把其中一端翻一个身,粘成一个莫比乌斯带。用剪刀沿纸带的中央把它剪开。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剪出一个两倍长的纸圈。新得到的这个较长的纸圈,本身却是一个双侧曲面,它的两条边界自身虽不打结,但却相互套在一起。把上述纸圈,再一次沿中线剪开,这回可真的一分为二了,得到的是两条互相套着的纸圈,而原先的两条边界,则分别包含于两条纸圈之中,只是每条纸圈本身并不打结罢了。
5、折纸(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不只限于使用纸张。世界各地的折纸爱好者在坚持摺叠规范的同时,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锡箔纸、餐巾纸、醋酸薄片等。折纸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6世纪时传入日本,再经由日本传到全世界。也有说法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和西班牙。折纸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不仅成为建筑学院的教具,还发展出了折纸几何学成为现代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基本介绍中文名:折纸外文名:Origami、Paperfolding繁体:折纸代表人物:裴浩正、罗伯特·朗等拼音:zhézhǐ注音:ㄓㄜˊㄓㄧˇ起源争论,发展历史,使用材料,折法记号,作用价值,代表人物,起源争论关于折纸的起源,因为无从考证,有中国起源说、日本起源说和西班牙起源说,莫衷一是。
6、中班美术《折纸兔子》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美术《折纸兔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班美术《折纸兔子》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幼儿用正方形纸对角折叠的方法折成兔子。2、要求幼儿用笔添画些与主题有关的辅助物。
活动准备:每组深色彩纸一大张,正方形纸若干,油画棒、大范例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朋友猜一猜,“红眼睛,白毛毛,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爱吃萝卜和青草。”是什么?(出示范例)老师画了一个养兔场,在场里有许多小兔。看,这些小兔有的在赛跑,有的在交谈,还有的在吃萝卜,小兔们玩得可高兴啦。
7、折纸可以变成魔术吗折纸也可以变魔术。取一张长方形硬纸,进行对折。从对折的一边的中间剪刀【步1】的折痕,从对折的另外的两侧剪刀【步1】的折痕。右手按压住前半边不放,将后半边旋转180度。注:或许,伙伴们注意到了纸颜色的差异,这是因为手机对光角度不一样导致。这样就会得到一张魔术折纸,只需要动动手,你就知道怎么玩了。通过魔术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并增加相互间的好感。
8、折纸魔术球要什么纸太好了,我最想要魔术球。折纸魔术球用一般的彩色卡纸就可以,材料:长方形纸(长宽比为2:1)一张(建议纸质硬些,折起来比较容易)折法:1、纸的正面朝上,将纸折成32列×16行小格(也可分成40列×20行小格,小格越多,弹力越好);并且横线(15条)纵向(31条)的折痕均为山折线,这样便于下一步操作。图1图22、图中的斜线,即小格的对角线,除第1和16行为山折线外,其余为谷折线;这步看起来有点复杂,实际上只是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折的时候要有耐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