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的吧,准备两张报纸(其他的纸也可以,卫生纸除外)最好一样大小。把其中一张纸叠成比较小的方块,就简单的对折就行。大概叠成拳头大小就可以了,再小点更好;然后把叠好的方块放到另一张纸的左上角,用左手的拇指按住。然后把两张纸一起拿起来,准备工作就结束了。
5、求一个简单的魔术,元旦联欢会上用我这里有很多魔术很简单,给你把:先教你几个简单的,最后还有很多我给你推荐的网站!希望你喜欢,谢谢~1.两数巧合在桌子上放着一张纸和一支铅笔。表演者走到桌子前,将衣服口袋翻出来给观众看,证明口袋里没有任何东西,然后再将口袋翻回去。表演者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数字(不让观众看见),写好后,将纸条装进了衣服口袋里。表演者对观众说:“你现在随便说一个数字,你说的这个数字我早已预测出来了,就写在了刚才那个纸条上。
”观众报出了一个数字后,表演者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个纸条,让观众看上面写的数字,果然是观众报出的那个数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表演者真会预测?具体操作:表演者事先在桌子的一角上放一个长约1厘米的铅笔芯(因为小,观众不会发现的),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将铅笔芯藏在其他地方。当表演者拿起铅笔在纸上写数字上,要假装在写,其时没有写任何东西。
6、怎么用纸牌变魔术用纸牌变魔术的步骤如下:一、纸牌堆魔术方法如下:1、第一步,首先,你手里要有─副牌,52张。2、第二步,一张张向下翻牌,直到第28张。3、第三步,把刚刚翻下来的28张牌收起来,放在你手中剩下的牌下面。4、第四步,把第张牌掀起来。5、第五步,记住A。6、第六步,数十张牌出来。7、第七步,重复上步,数出三叠十张的牌。8、第八步,每叠牌第一张卡的数值加起来。
10、第十步,在翻到第27张牌之前,告诉观众自己预测第27张是什么牌。11、第十一步,其实这张牌就是你第二步骤中记住的第七张牌。二、反牌变正的步骤如下:1、第一步,把一副牌最下面一张翻过来放,之后把整副牌翻过来的时候观众也不会发觉(千万别让任何人看出来)。2、第二步,把牌扫成扇状,但不要让最后张牌露出来。3、第三步,找名自愿上台的观众从这副牌中选出张。
7、一个魔术:用纸做的环从中间裁开,会变成一个纸环。请问这个环叫什么名...麦比乌斯纸环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发现:把一个扭转180°后再两头粘接起来的纸条,具有魔术般的性质。因为,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我们把这种由莫比乌斯发现的神奇的单面纸带,称为“莫比乌斯带”。
现在像图中那样用剪刀沿纸带的中央把它剪开。你就会惊奇地发现,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像图中那样剪出一个两倍长的纸圈!有趣的是:新得到的这个较长的纸圈,本身却是一个双侧曲面,它的两条边界自身虽不打结,但却相互套在一起!为了让读者直观地看到这一不太容易想象出来的事实,我们可以把上述纸圈,再一次沿中线剪开,这回可真的一分为二了!
8、怎么用纸变魔术消失半张牌还挺好玩的,大家可以学一下。在一个透明一次性杯子下粘张纸,剪掉多余的纸头。拿一张同样的纸,大一点。表演时,(杯口朝下,不能让观众看到粘在上面的纸)向观众借一个能盖住杯子的手帕和一枚硬币。先把手帕盖住杯子,再把杯子盖在硬币上,施点咒语,拿开手帕,硬币当然看不见了。再施咒语,拿开盖着手帕的杯子,硬币当然又看见了。把杯子和手帕放好,就完了。上网自己看。
9、好玩的魔术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好玩的魔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好玩的魔术教学反思1教师以谈话的方式与幼儿互动,导入魔术的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唤起幼儿对魔术观看的经验。教师的语言风趣幽默,与幼儿的关系更像是亲切的朋友。
教师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神秘的环境,如:让幼儿在自己的手上吹一口气、假装要拔头发拉动兔子的耳朵、让幼儿猜猜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牢牢地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引发了幼儿的一系列思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示范比较清晰、明确,从之前撕纸的简单小魔术一层一层过渡到比较难的长纸条变成环的魔术上,教师的教学条理十分明确。让幼儿的惊喜一次比一次强烈,牢牢地抓住幼儿的眼球。